百部经典述党史
第三十七期:《中华民族不会亡》
发布时间:2021-07-12  |  查看次数:[]

经典诞生

《中华民族不会亡》,作于1935年,由野青作词,吕骥作曲。老少齐抵抗,齐心奋斗,合力抵抗,中华民族不会亡!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全境沦陷,日本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对东北人民奴役和殖民统治。部分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日本积极谋划占领中国全境,全面侵华。面对日本的侵略,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这首歌的写作正值红军长征期间,歌词内容十分通俗易懂,就是号召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侵略军,收复东北。

<作者简介>

吕骥(1909-2002),湖南湘潭人。中国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及音乐教育家,我国新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吕骥少年时自学箫、笛、扬琴、琵琶,后又自学钢琴、小提琴。吕骥早年创作的《自由神》、《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武装保卫山西》、《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开荒》、《参加八路军》等歌曲,曾在根据地军民中广为传唱,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解放后,吕骥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亲自主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编辑工作。作为音乐理论家,吕骥的理论研究涉及了社会音乐生活、音乐功能、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民族音乐、音乐美学、音乐史等多方面的领域,出版了两卷集《吕骥文选》。2001年他获得了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颁发的“终身荣誉勋章”。中国音乐家协会一、二、三届主席和第四、五届名誉主席。

经典赏析

《中华民族不会亡》,该歌曲歌词简单明了,以民族曲调为主,主题明确,节奏鲜明,具有时代气息和大众化风格,鼓舞了群众的抗战信心和志气,也有力地推动了全面抗战时期的音乐发展。内容丰富符合当时的背景,鲜明地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贴近生活,体现了当时老百姓的心情,具有浓郁的感情基调,歌曲节奏感强,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唤起了人们的红色记忆,世代传唱!

经典见证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和红军的缔造者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党史延伸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上一条:第三十八期:《东方红》 下一条:第三十六期:《铁蹄下的歌女》

关闭

版权所有:河西学院 陇ICP备05000590号 通讯地址:甘肃张掖环城北路846号 邮编:734000
网站维护:河西学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电话:0936-8282013 传真:0936-82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