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建设教育强国,书写陇原答卷。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充分展示办学成效,全面展示育人亮点,进一步提振精神、凝心聚力,圆满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加快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奋力书写教育强省“河院答卷”。学校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专栏。
法学院:立德树人,德法兼修 铸就法学与社会工作教育新篇章
法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教育理念,秉承“博学、深思、明法、笃志”的优良传统,践行教学、科研、实践并重的发展思路,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迄今为止,为社会培养了1500多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法学和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在服务西部地区基层法治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凝聚合力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党建“五大工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师生党员的理论素养,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引领凝聚了师生力量,汇聚了师生智慧,全面推动学院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学生支部委员会获河西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院3位老师主讲的《法理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公法》获批校级思政课题立项;1名学生获2022年度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人获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甘肃省选拔赛知识竞赛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 有2名学生在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二是培养高素质师资,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学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培养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学骨干,全面激发师资活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他们秉持“博学、深思、明法、笃志”的优良传统,致力于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积极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学院教学督导组,定期对课堂教学进行督导和评估,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和虚拟仿真软件,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实效性。重视年轻教师培养,实行“传帮带”培养机制,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对一指导年轻教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近年来,1位老师获得甘肃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1位教师获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位教师在第六届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三等奖。
三是强化科研赋能,投身社会服务
学院坚守法治初心,主动履行服务社会的责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支撑学科专业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祁连法学讲堂”先后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6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94场次,成为学科建设的一大亮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学术视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河西学院中西亚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举办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西部地方院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路径。近年来,学院教师共获批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厅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张掖市法学法治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张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多次;1位老师获甘肃省“八五”普法先进个人称号。此外,学院精心策划、积极组织,以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12.4宪法宣传日活动,积极开展校内校外普法宣传,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学院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为依法治校、法治建设建言献策,近三年来在张掖市检察院、法院等开展辅导讲座10余场。
四是紧扣教育本质,培养高素质法治和社会工作人才
学院通过各类评奖评优,树立先进典型,凝聚榜样力量,激励同学们发奋进取,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形成了办学优势和特色,法学专业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通过率超过20%,社会工作专业考研率达15%,学院连续4年获评“学生考研组织先进单位”,其中社会工作专业1位同学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学生获2024年全省“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高校组一等奖。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04年,法学专业学生获第一届“陆由杯”全国数字化法学实务技能大赛竞赛高校组一等奖。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法学院学生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学院整体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的体现。学院将继续坚守法治初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法治和社会工作人才,为甘肃区域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